close

解碼雷射矯正近視的9大迷思



分類:外科醫療

2009/12/19 09:59

 













 在台灣,一年進行雷射近視手術約3~5萬人,可是不少人仍心存疑惑,雷射後還會近視嗎?散光度數會加深?相傳會得乾眼症?究竟真相為何?看專業醫師的分析。

【文/陳詩婷】


藝人陳美鳳長久以來為遠視與老花所苦,終於提起勇氣,花了5萬元進行雷射手術,沒想到結果不如預期,術後兩周,視力依舊模糊,眼睛還出現脫皮現象。她難掩沮喪地說,「醫師說可能還要再開一次刀,可是我不想再承受那種煎熬,雷射的過程真的讓人覺得很恐懼。」












除了陳美鳳,想必很多人在進行雷射手術前都抱持極高的期待,未料,有些患者術後復原結果不如預期,甚至讓原先的高期待狠狠落空……為此,《大家健康》雜誌蒐集目前主流雷射近視手術LASIK(準分子雷射近視手術)的疑雲迷思,由馬偕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蔡翔翎、臺大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王一中解釋澄清。


迷思1:雷射後會得乾眼症?


正解》YES!約2~3個月改善

蔡翔翎表示,雷射近視手術是利用鋼刀或雷射,將角膜切開一個瓣膜,角膜周邊神經會因此被暫時切斷,短時間會減少反射性淚水分泌,形成術後乾眼的症狀。不過乾眼症多為暫時性,約2~3個月會明顯改善,僅少數病人直到術後半年還需點人工淚液。如果患者歷經半年仍難以適應,點人工淚液也無法改善,可考慮進行淚管栓塞治療,留住淚水。


針對乾眼症,王一中進一步補充,被切除的角膜周邊神經長回來約需半年時間,因此,幾乎每位患者都有眼睛乾澀情形。通常年紀愈輕,愈不易有乾眼症;年紀愈大,乾眼比例愈高,尤其超過40歲的女性,由於荷爾蒙分泌降低,約30%的患者易產生較嚴重的乾眼症,建議這類患者可選擇較不影響淚液分泌的手術,術後也要積極補充人工淚液。不過,多數患者的乾眼症不會影響日常生活。


迷思2:術後夜間易眩光 甚至有光暈?


正解》YES!是暫時性症狀。

術後夜間眩光,通常與患者本身夜間瞳孔大小、雷射治療光學區域有關。主因是夜間瞳孔會自然放大,當夜間瞳孔直徑大於雷射治療光學區域時,就可能造成夜間視力不清,甚至有光暈現象。大部分患者術後1個月易伴隨夜間眩光問題,約3~6個月會明顯改善,通常這種現象不至於影響日常生活。


換句話說,患者夜間瞳孔愈大,術後夜間眩光的症狀愈明顯,此外,以目前主流雷射近視手術LASIK而言,角膜切得愈厚,愈會造成夜間眩光。所以,夜間瞳孔較大,又高近視、高散光,且常在夜間活動的患者,不建議進行矯正手術。


迷思3:雷射矯正近視 散光會加深?


正解》NO!

高達95%的矯正者,術後不會出現散光或加深散光度數,多數人術後疑似出現散光,是本來就有輕微散光,當手術解決了近視,反而覺得散光明顯。


迷思4:近視上千度 也能做手術?


正解》不一定,視角膜基質厚度而定!

雷射近視手術主要以角膜基質厚度為判斷基準。如果角膜厚度夠,即使近視高達1200度,也可進行手術;相反的,若角膜厚度太薄,就算近視僅500度,也不太安全。


理論上,高度近視患者,角膜被雷射切削的厚度多;近視度數淺,切削的厚度少。無論厚薄,手術後角膜必須留下約250微米(micrometer)的安全厚度。若剩餘的厚度不夠,則易有進行性角膜膨出的可能,嚴重時可能導致術後視力下降,甚至要進行角膜移植。因此,近視度術與能否接受手術並無絕對關係,要視角膜厚度而定。


對此,王一中指出,目前手術的選擇較多,患者可依自身情況,選擇Epi-LASIK、LASEK、或LASIK(飛秒雷射)來保留更多的角膜基質厚度,使手術更安全。


迷思5:手術能同時解決 近視與老花?


正解》YES,但效果不好!

成功的案例並非沒有,而是很少。基本上,年紀到了40歲以上,水晶體彈性減退,會面臨近距離閱讀困難,也就是老花眼,而且度數會隨年紀增長而加深。不過,就算手術一併去除老花及近視,幾年後,老花眼還是慢慢會出現。所以,即便能一次解決近視跟老花,但因效果不好,較少人選擇這類手術。


針對40歲以上的患者,蔡翔翎解釋,常見作法是完全矯正一隻眼睛,另一眼不完全矯正,預留100~150度的近視;也就是一隻眼睛看遠、一隻眼睛看近。不過,並非人人都能適應這樣的視差,因此,還有另一作法,兩隻眼睛都預留約100度的近視度數,也就是兩隻眼睛都不完全矯正,好處是無論看遠看近,多半不需配戴眼鏡就能看到輪廓,也可延緩老花眼發生。王一中更進一步建議患者,術前檢查時,不妨先模擬或試戴有視差的眼鏡,評估自己能否接受,再與醫師討論。


迷思6:戴了10年隱形眼鏡 還能進行手術嗎?

正解》不一定!

長期配戴隱形眼鏡者,如果正常配戴,術前檢查也無異狀,可放心接受手術。不過,有些隱形眼鏡的透氧率不足,加上使用者長時間配戴,角膜邊緣易新生血管,造成手術時出血機率高。若有此現象,建議術前讓醫師進一步檢查判斷,或選擇其它無角膜瓣切割的手術,避免手術時出血進入角膜瓣。


另一方面,長期配戴隱形眼鏡也易伴隨乾眼症,若眼睛太乾也不適合手術。一般都會請患者先停戴隱形眼鏡一段時間,再請醫師做一次淚液檢查,假使淚液量恢復正常,即可接受手術。總括來講,是否適合進行雷射近視手術,還是要以患者的角膜狀況、眼睛的乾燥情況而定。


迷思7:矯正視力後 還會近視嗎?


正解》不一定!

手術後是否會再近視,需衡量3大因素。

1.患者使用眼睛的習慣。若長時間近距離用眼、使用電腦不休息等,都可能造成視力回退。

2.若手術前的度數不穩,例如:患者在2~3年內度數有持續增加的趨勢,就不適合手術。因此,未滿18歲或眼睛尚未發育完全的患者,建議暫時不要接受手術。

3.與原本近視度數的深淺有關。手術前,近視度數愈高,較易回退;度數低則較不易。不過,多數患者視力回退的度數,不會影響日常生活的視力。


迷思8:視力回退 可以再手術嗎?


正解》不一定!

依術後角膜基質的剩餘厚度而定。正常來說,術前檢查角膜厚度的最低標準是500微米,術後剩餘的最低標準是250微米。換言之,再次接受矯正手術的角膜基質厚度,經計算後仍剩餘250微米以上,就可再接受手術。


迷思9:術後能否配戴 隱形眼鏡?


正解》YES!

大部分患者都可再配戴隱形眼鏡,但要注意的是,手術後角膜被削薄,弧度已改變,故不適合配戴一般隱形眼鏡。建議患者別自行購買隱形眼鏡配戴,應回到醫院量身訂做。





中年近視族別冒然雷射矯治



分類:外科醫療

2009/02/02 19:57

















作者:銀髮族健康天地     



近幾年盛行雷射近視治療,讓眼鏡族擺脫了沉重鏡框的煩惱,但對視力即將或已經老花的中年人而言,恐怕不能兩全其美,仍須靠眼鏡矯正視力,有意接受雷設治療近視的中年人宜三思。


一名四十五歲婦女近視五百多度,慕名接受雷射治療,術後視力可答1.0;當她慶幸從此不必再戴眼鏡時,才發現術後近距離視物,居然視茫茫一片,不僅無法打電腦,連手表都看不清楚;且常感頭痛、眼睛酸澀,苦不堪言,而不得不添副老花眼鏡解決近距離工作問題,因而悔不當初。


與她同行的三十多歲親友近視三、四百度,治療後卻清晰可見,看遠看近都不成問題,省卻每天清洗隱形眼鏡的繁瑣工作。同樣的雷射治療為何有如此不同的境遇?


眼科醫師指出,雷射治療並非每一近視族都適用,其適應年齡在十八至四十歲;步入中年後,因眼睛睫狀肌調節水晶體的能力變差,出現老花眼,這個問題在雷射治療近視後,並不會隨之改善;也就是雷射僅能解決遠距離的視力,近距離的老花現象依然存在,仍需戴上老花眼鏡輔助。


想要接受雷射治療近視的中年人,眼科醫師建議,最好保留約一百度近視,以兼顧遠近視力;或讓視力恢復正常,在出現老花時再戴眼鏡輔助;這兩種方式可由患者依自身需求選擇。


但有些醫師未善盡告知義務,消費者上門先做了再說,術後結果未如預期,因而引發不少糾紛。上述這位婦女並不知道術後可能產生的老花問題,還為了追蹤檢查到處奔波,苦不堪言。也有人手術後無法適應殘留的近視,覺得不夠清晰,好像沒有治療,要求重新做過,對醫師及患者都是折磨。


值得注意的是,預留若干度數、視力達0.8者,如果無法適應「朦朧美」,還可以再做一次雷射,恢復正常視力;但視力矯正到1.0就難以再改變度數。另外,近視度數若仍在急速增加中、角膜有先天性圓錐角膜、乾眼症、眼瞼炎及眼瞼異常者,也不適宜接受雷射治療。


其實,眼科醫師並不鼓勵患近視的中年人接受雷射治療;因為脫下了近視眼鏡,仍無助於解決老花問題,且老花度數會隨年齡增加,須定期追蹤,隨時更換適合的眼鏡,若是急欲擺脫眼鏡束縛,恐怕難以如願。


 


 



近視與矯正問答集



分類:外科醫療

2009/11/17 17:33



















Q1:什麼是近視?

答:在正常的視力下,當光線進入眼睛時,會在視網膜聚焦造成一個點,使眼睛可以很清楚的看見影像;至於近視則是當光線進入眼睛時,因為眼軸的弧度比較彎曲,且眼軸比較長的關係,影像反而會落在視網膜的前端,此時,視力會變得模糊,距離太遠的影像也就因此看不清楚。


Q2:假性近視等於近視嗎?

答:假性近視是由於長時間看近距離的物體,睫狀肌過度收縮暫時無法放鬆,導致水晶體變厚,使屈光能力增強所造成短暫性的近視狀態,通常以睫狀肌鬆弛劑讓睫狀肌放鬆,而使水晶體的厚度恢復原狀,就不會再有近視的情形。


Q3:為什麼會近視?

答:近視發生的主要原因為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過度,導致眼軸過長或角膜弧度太彎,致使光線進入眼睛內,無法在視網膜上形成焦點,而落在視網膜的前端,造成眼睛只能看清近的事物,而看不清遠方的影像;近視發生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先天遺傳因素和後天環境因素兩類。


Q4:近視有哪些矯正治療方式?

答:如果是輕微的近視、假性近視可以點睫狀麻痺劑(鬆弛劑),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散瞳劑;如果散瞳劑矯正無效,就必須配戴眼鏡,眼鏡則可分為鏡框眼鏡,及隱形眼鏡;兒童及青少年也可以考慮以角膜塑型片矯正視力;年滿18歲,無重大眼疾的近視患者,則可進行手術,手術包括放射狀角膜切開術(RK)、自動角膜層狀重塑術(ALK)、雷射屈光角膜切削術(PRK)、雷射層狀角膜重塑術(LASIK)。


Q5:什麼是角膜塑型術?

答:角膜塑型術Ortho-K,是一種非侵入性治療的視力矯正方法,不需要開刀,而是在晚上睡覺的時候,配戴一種經過特殊設計的高透氧材質之硬式隱形眼鏡鏡片,利用角膜外約十分之一厚度的角膜上皮層可塑性,對角膜外弧度區域做適度的壓迫,使角膜的弧度逐漸改變,減少弧度,並重新塑造角膜弧度,達到降低近視度數與控制視力惡化的目的,而當角膜弧度穩定之後,即使白天不配戴任何鏡片,也能擁有清晰的視力。



Q5:什麼是角膜塑型術?

答:角膜塑型術Ortho-K,是一種非侵入性治療的視力矯正方法,不需要開刀,而是在晚上睡覺的時候,配戴一種經過特殊設計的高透氧材質之硬式隱形眼鏡鏡片,利用角膜外約十分之一厚度的角膜上皮層可塑性,對角膜外弧度區域做適度的壓迫,使角膜的弧度逐漸改變,減少弧度,並重新塑造角膜弧度,達到降低近視度數與控制視力惡化的目的,而當角膜弧度穩定之後,即使白天不配戴任何鏡片,也能擁有清晰的視力。


Q6:哪些人適合進行角膜塑型術?

答:角膜塑型術主要的適用族群是視力發展尚未穩定的兒童、青少年及假性近視者,這個階段的兒童及青少年,由於度數可能不斷增加,配戴角膜塑型片能夠控制近視度數的加深。


Q7:角膜塑型術的視力矯正效果如何?

答:角模塑型術有降低度數的短期效果,此外,還有能抑制眼球異常膨脹,防止近視度數加深的長期效果。


Q8:什麼是放射狀角膜切開術(RK)?

答:角膜切開術是最早被普遍接受的一種近視手術,手術方法是在角膜上4-16刀放射狀切割,以改變角膜的屈度,不過,中央部份相當於瞳孔大小的地方,則保留不切;當切開後,角膜中央就會變得平坦,屈光度相對的減低,就能夠達到矯正近視的目的。


Q9:什麼是自動角膜層狀重塑術(ALK)?

答:自動角膜層狀重塑術(ALK)是在雷射層狀角膜重塑術(LASIK)手術還沒引進前的矯正高度近視的主流。它是在真空提高眼壓的情況下,使用精密的自動層狀角膜切割器,將角膜表層切開約1/5的厚度,形成圓盤狀角膜瓣,接著將表皮瓣掀開,然後再在底下的角膜基質上,進行第二次切割,至於第二次切割切除之組織厚度,是取決於所要矯正的度數,再來就是將表皮瓣覆蓋回原處,即完成手術。


Q10:什麼是雷射層狀角膜重塑術(LASIK)?

答:它是合併使用自動角膜層狀重塑術(ALK),和準分子雷射屈光角膜切削術(PRK)的手術方法。先以角膜顯微袍刀,將角膜上層約1/4至3/1的厚度處,平整切開7.5mm的角膜瓣,然後將角膜瓣掀開,接著再利用準分子雷射在剩下的2/3至3/4的角膜上照射,並精確的切除想要矯正的角膜厚度,如此一來,不但術後復原快,而且準確度也高,同時不會產生角膜混濁的副作用,可矯正的度數比PRK多許多,除了矯正近視外,也可一併矯正散光度數,高度近視甚至可以矯正至2000度左右,矯正效果以600度到1500度的近視最佳,目前LASIK已成為雷射手術的主流。

Q11:哪些人適合接受雷射屈光手術?

答:年齡需為18歲以上,近視度數穩定,也就是說眼球的屈光角度已經不再改變;近視度數在300度至3000度間,散光度數在500度以內,遠視在800度以內,且一年內的度數變化不超過50度,最佳矯正視力在0.5以上;眼睛無嚴重眼疾,如虹彩炎、青光眼、白內障、?疹性角膜炎、角膜病變、嚴重乾眼症、視網膜病變及眼瞼異常;或是身體沒有會影響傷口癒合的疾病,如糖尿病、紅斑性狼猖等;或是沒有接受過眼球手術的人。


Q12:哪些人不適合進行雷射屈光手術?

答:未滿18歲,近視度數尚未穩定仍持續增加者;有嚴重眼疾,如虹彩炎、青光眼、白內障、?疹性角膜炎、角膜病變、嚴重乾眼症、視網膜病變及眼瞼異常;或是身體有免疫不全,會影響傷口癒合的疾病,如糖尿病、紅斑性狼瘡、類風濕性關節炎等;或是眼睛曾經接受過眼球手術者;長戴隱形眼鏡引起角膜新生血管進入雷射切割中心者;已懷有身孕者。


Q13:為什麼青光眼患者不適合以LASIK治療近視?

答:由於青光眼患者的視神經比較脆弱,容易因眼球壓力增高及眼底血液循環不足,導致視覺功能缺損;而LASIK以環刀切除角模瓣時會造成眼壓暫時性急遽升高,加上術後治療性高頻率的類固醇藥水,對視神經脆弱的青光眼患者會造成更嚴重的傷害,因此青光眼患者不適合進行雷射屈光手術矯正視力。


Q14:為什麼圓錐角膜者不能接受雷射屈光手術?

答:圓錐角膜患者雖然眼球突出,看起來角膜很厚,但是事實上由於角膜突出,造成角膜周圍很薄,這時如果進行近視雷射手術,短期內可能會有角膜鼓出的後遺症。


Q15:雷射手術前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?

答:雷射手術前讓眼睛處於最佳狀態,有助於提升手術效果。手術前應避免熬夜、保持愉快的心情,有配戴隱形眼鏡習慣的人,軟式隱形眼鏡應於術前三天停戴,硬式隱形眼鏡應於術前兩週停戴。

Q16:雷射手術前需要做哪些檢查?

答:在雷射手術前首先要測量視力,包括戴眼鏡的矯正視力、電腦驗光度數、裸視視力,散瞳後驗矯正視力,同時要測配戴的眼鏡度數;其次,要進一步檢查眼睛各部位,找出是否有不適合動近視手術的疾病,其中眼科最基本的裂隙燈檢查自然不能少,用以檢查眼壓、瞳孔,此外,散瞳用間接眼底鏡檢查視網膜,看視網膜是否有病變;角膜檢查則以角膜前後表面地形圖和角膜厚度兩種最重要,角膜地形圖則是用來排除圓錐角膜的患者,至於角膜厚度是雷射手術的本錢;還要進行淚液分泌測試。


Q17:在施以雷射視力矯正手術後一段時間,度數還會增加嗎?

答:一般成人以後視力就會趨於穩定,較少有改變,不過如果用眼過度的人就比
較難避免不造成度數增加,因此即使矯正手術後仍需注意視力保健,尤其在剛開完刀一個月內,眼睛會有對光敏感的現象,外出時最好配戴太陽眼鏡以保護眼睛,如果出現視力退化情形,在角膜厚度許可的情況下,於半年內可重複施以手術。


Q18:雷射手術後,需要多久的時間視力才能達到矯正的效果?

答:手術後,約3至4小時視力就會明顯的改善,大約需要1至3個月的時間,視力才會趨於穩定,術後3個月內,視力仍會有些微改變的情形,這段期間要定期回診。


Q19:雷射手術後需要注意什麼?

答:雷射手術後,睡覺的時候要戴眼罩以保護眼睛,洗臉時避免讓水進入眼睛,也應避免眼部化妝,以免造成感染,此外,需依照醫師指示按時點要水及服藥,並定期回診。


 


再造美麗新「視」界~準分子雷射視力矯正手術



分類:外科醫療

2009/02/14 00:03






 

壢新醫院

壢新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楊朝儀

在以前,屈光異常(近視、遠視、散光)只有靠眼鏡或者是隱形眼鏡來矯正。但是長期配戴,難免會遇上困擾。眼鏡族一定知道運動或表演時戴眼鏡的限制,現今熱門的服務業更多半要求員工不能戴眼鏡工作﹔而隱形眼鏡族也未必無憂無慮:時間與金錢的花費、偶而發作的角結膜炎甚至感染。現在,則可藉著精密的雷射技術,找回明亮自信的眼睛,再造您的美麗新「視」界。

準分子雷射視力矯正手術(LASIK),這項被喻為最接近完美的雷射光學技術(為氬氟混合物產生波長193nm 紫外光),結合了最先進的尖端科技及最精密的智慧型電腦程式,將角膜氣化及重新塑型,改變弧度並減少角膜的屈光度,使影像能聚焦在視網膜上,以矯正近視,獲得最佳的視力,擺脫眼鏡的束縛。手術具有準確性高、安全性高、穩定性高等特點,其雷射矯正度數時間僅需幾十秒,且單眼手術過程只需5-10分鐘即可完成;術後12小時內有輕微不適;1~3天後即可上班。對組織傷害性極低,但成功率極高。十多年來,不論在國內外,接受準分子雷射矯正手術者均有95%的人,能獲得視力能回復到0.8~1.2以上,術後度數在正負100度以內者可達到98%。因此如果您有任何度數的屈光異常,只要您年滿18歲,本身無特殊眼科疾病、不適應或不願意配戴眼鏡或隱形眼鏡者,最新的雷射屈光角膜層狀塑形術(LASIK)將使您擁有再造美麗新視界的最佳機會。

然而,屈光手術術前評估非常重要,評估的準確與否將決定手術的滿意度。臨床上仍有一些患者不適合接受LASIK手術。如沒有術前篩選這些患者而貿然手術,會產生術後的後遺症。因此詳細的術前檢查與嚴謹的篩選是預防術後併發症最有效的方法。只要近視族們,在做近視雷射手術(LASIK)前,選擇足以讓自己信賴的醫療院所及醫生,經過醫師詳細的檢查後,適合接受手術者,皆能在術後擺脫眼鏡的困擾。身為眼科醫師的我,對LASIK的科技表示肯定,因為該項手術不僅方便、快速,最重要的是成功率極高。

最後提醒已做完雷射近視矯正手術或將考慮要接受手術者,雷射近視手術之術後視力是可以維持穩定的,但仍需要您的好好愛護與保養,您一定要改掉以往傷害視力的不良習慣與視覺方式,並且讓眼睛能有適度的休息,才不會有產生假性近視的可能呦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幸福雙子媽 的頭像
    幸福雙子媽

    yivy666的部落格

    幸福雙子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